服务贸易便利化不但与效率、成本密切相关,还会影响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的质量。伴随着数字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国际经贸秩序频遭冲击的当下,如何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议题。在2025年服贸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为之建言献策。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琦表示,一是服务贸易正在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便利化是释放服务贸易增长潜能的重要基础。希望各国加强开放合作,通过规制对接、监管协调,在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与便利化提升上取得新的突破,为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增长摆脱低迷发挥更加积极、更为重要的作用。二是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跨境提供,深挖服务贸易便利化潜力。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深入演进和广泛渗透,跨境可数字交付的服务贸易范围大幅拓展、便利化提升,促进更多服务的跨境传输、交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增长点。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三是中国将继续着力提升服务贸易开放度和便利化水平,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是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重要体现。
“制度型开放是降低服务贸易成本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提出五点建议:一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参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规范服务领域许可、资质和技术标准,简化许可审批程序,降低跨境服务贸易成本。二是进一步扩大自主开放,逐步放宽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准入限制,逐步减少或取消外资在服务业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外资在更多领域设立独资企业。三是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将服务业作为下一阶段负面清单缩减的主要着力点,在保障产业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四是发挥服务贸易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依托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稳步推进全国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五是构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实施服务贸易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计划,巩固重点合作伙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