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欢迎您!

正视逆差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

分享到:
时间: 2017-09-25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

  中国服贸逆差上半年已扩至8969.6亿元,如何正确看待这一数据?现阶段“无人零售”概念火热,商务部怎样看这一新现象?其发展又面临哪些瓶颈?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已有三年时间,效果如何?9月21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就当前经贸热点进行了集中回应。

  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2871.4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6950.9亿元,进口15920.5亿元,逆差8969.6亿元。在中国服务业规模加速扩张、服务贸易持续增长的同时,服贸逆差进一步扩大。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9月21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服务贸易逆差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技术、知识产权等特定行业的进口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的财税政策,加强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服务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打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推动“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共同构成中国外贸竞争的新优势,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服贸逆差是阶段性现象

  上半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1%,服务需求旺盛,反映在服务贸易领域,服务进口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境游、留学和就医等旅行进口快速增长;二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技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需求显著提升。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包括服务消费在内的国内的消费需求如此大,自然会有外溢。“事实上,很多服务贸易是基于国内技术的改造升级,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无需如此介意服贸逆差。”李俊说。

  李俊认为,短期内,服务进口在引进国内急需的生产性服务、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需求和平衡国际收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要“容忍”一定程度的服务贸易逆差存在。中长期来看,要将促进服务出口作为工作重点,推动服务贸易平衡发展。

  高峰表示,服务贸易逆差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现象。技术、知识产权等特定行业的进口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峰指出,在增强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方面,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的财税政策,加强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服务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打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推动“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共同构成我国外贸竞争的新优势,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服务外包发展成果丰硕

  高峰表示,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当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2016年,中国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从13.8亿美元增至1064.6亿美元,年均增长54%,服务外包企业从500多家扩展至近4万家。

  二是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离岸市场从以日本为主拓展至20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累计获得软件能力成熟度等国际资质认证10417项。

  三是区域集聚效应逐步显现。2009年以来,国务院确立了31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6年共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57.9亿美元,占全国的93.4%。

  四是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正在由单一技术服务向综合行业解决方案服务、高附加值业务转型,知识流程外包占比明显提升,服务外包结构不断优化。

  五是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高峰表示,当前中国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的70%是通过承接全球服务外包,特别是生产性服务外包实现的。“加快向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标准化方向创新发展,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提升全球价值链层级的重要方向。”